超級學習到底是什麼?雖然我是從一些不太常見的成功例子開始介紹超級學習者這一類集大成的高強度自學者,但要繼續深入研究,我們需要一個更簡潔的概念。這裡有一個不太完美的定義。
超級學習:一種獲取技能和知識的策略,既是自主自發的,又是緊迫激烈的。
首先,超級學習是一種策略。策略不是給定問題的唯一解決方案,但它可能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策略往往適合於特定情況,而不是所有情況,所以使用它們是一種選擇,而不是命令。
其次,超級學習是自主自發的。你要自己決定學習什麼,為什麼而學。完全自主學習的人也可能認為,上一所特定的學校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同樣,你也可以按照教科書上的步驟自學一些東西,不需要操太多心。自主自發取決於在項目中什麼處於主導地位,而不是在哪裡學習。
最後,超級學習是緊迫激烈的。我遇到的所有超級學習者都採取不同尋常的方法來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無所畏懼地嘗試說一門剛剛開始練習的新語言,系統地鑽研成千上萬的瑣碎問題,反覆改進作品直到完美,這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你會感覺自己似乎已經逼近了用腦極限。與之相反的是為了樂趣和便利而學習:因為覺得有趣去學習一門語言,練習口語表達;不得已觀看電視上的智力節目重播,以免在參加節目時被問題絆住,顯得傻裡傻氣;只是隨意玩玩,而不是認真地練習。這種高強度的、緊迫激烈的學習方式可能會讓你進入一種愉悅的心流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你專註於挑戰的體驗,甚至忘記時間。在超級學習項目中,深入且有效地學習是重中之重。
這個定義涵蓋了我迄今為止討論過的所有例子,但在某些方面它過於寬泛。我遇到的那些超級學習者有更多共同特質,而不是這個簡單定義所描述的那樣。這就是為什麼在本書的第2章,我將討論超級學習中普遍存在的更深層次的原則,以及它們如何造就非凡的學習成果。然而,在此之前,我想解釋為什麼我認為超級學習很重要——儘管超級學習可能看起來比較不同尋常,但這種學習方法帶來的好處的確名不虛傳。
超級學習的例子
很明顯,超級學習是不容易的。你不得不從繁忙的日程中抽出時間來做一些事情,你會精神緊張、情感壓抑甚至身體吃不消。你將被迫直面挫折,不能退而求其次,不能回到舒適區。考慮到這些情況,我認為有必要清楚地說明,為什麼你應該認真考慮超級學習項目。
第一個原因是,超級學習項目能加速你的職業成長。為了謀生,你已經投入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相比之下,即使你暫時選擇全日制學習作為超級學習的方法,也不過是筆小投資。然而,快速掌握硬技能對你影響甚大。你在工作中經年累月的拼搏,到目前為止充其量只是功績平平。無論你是想更換職業,接受新的職業挑戰,還是加速成長,超級學習都是一個強有力的工具。
第二個原因是,超級學習項目能豐富你的個人生活。我們當中有多少人夢想過演奏樂器,說外語,成為廚師、作家或攝影師?人生的高光時刻並不來自簡單易行的事情,而來自終有一天你重新發現了你的潛力,你不再畏首畏尾,你擁有了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信念。通過超級學習,你能掌握新技能,從而收穫極大的滿足感和自信。
超級學習背後的動機是永恆的,讓我們從這裡開始談起吧,為什麼投資快速學會硬技能的學習藝術,對你的未來至關重要。
經濟學:平均時代已經終結
用經濟學家泰勒·考恩(Tyler Cowen)的話說,「平均時代已經終結。」1在他的同名書中,考恩表述了這一觀點:由於電腦化、自動化、外包和區域化的普及,人類越發認識到,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優者愈優,強者愈強。
推動這種效應的是所謂的「技能極化」。「眾所周知,美國的收入不平等在過去幾十年里一直在加劇。」然而,這種統計忽略了一個更微妙的存在。MIT的經濟學家戴維·奧托爾(David Autor)指出,收入不平等情況其實有兩種不同的表現:頂層的不平等程度上升,底層的不平等程度下降,而並非不平等程度的全面上升。2這與考恩的平均時代結束的論點相吻合,中等收入人群在這個趨勢中要麼被壓縮到底部,要麼上升到頂部。奧托爾證實了技術在這種兩極分化中起的作用。計算機化和自動化技術的進步意味著許多中等技能的工作崗位——文員、旅行社代理人、簿記員和工廠工人——已被新技術取代。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工作——要麼是高技能的工作,如工程師、程序員、經理和設計師;要麼是低技能的工作,如零售工作人員、清潔工或客戶服務代理人。
計算機和機器人技術帶來的這種趨勢在全球化和區域化中得以加強。隨著中等技能工作被外包給發展中國家的工人,這些崗位在發達國家正逐漸消失。通常需要面對面接觸,或涉及文化或語言能力方面社會知識等的低技能工作,可能會保留下來。由於需要與管理和市場相協調,高技能工作更不容易被轉移到海外。想想所有蘋果手機上的標語:「加州設計,中國製造。」設計和管理留在國內,製造業外派。區域化是這種效應進一步延伸的結果,某些表現出色的公司和城市對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像香港、紐約和舊金山這樣的超級明星城市對經濟有主導作用,因為公司和人才聚集在這裡,近水樓台先得月。
這種社會現象呈現出的畫面究竟是暗無天日還是充滿希望,取決於你對它做出的回應。視之黯淡,是因為這意味著,許多根植於我們文化中的關於如何過上成功的中產階級生活的假設,正在迅速消散。隨著中等技能工作的消失,僅僅接受過一些基礎教育的人,想憑藉日復一日努力工作就飛黃騰達,只能是痴心妄想。因此,你需要成為高技能人才,不斷學習,否則你終會被擠到技能要求較低的最底層。然而,在這令人不安的圖景之下,還有一絲希望。因為如果你能掌握快速有效學習新技能的秘密武器,你就能在這個新環境中更有競爭力。經濟形勢正在發生變化,這也許不是我們任何人可以控制的,但我們可以通過積極學習所需的硬技能,未雨綢繆,來思考我們的應對措施。
教育:學費太高
由於社會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因此社會對大學教育的需要也與日俱增。但大學並沒有為所有人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相反,讀大學已經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飛漲的學費甚至會讓大學畢業生背負上幾十年的債務,這已經成為一種新常態。學費的增長速度遠遠快於通貨膨脹率,這意味著除非你能夠把接受的教育轉化為大幅增長的薪水,否則可能不值得花這麼多學費。3
最好的學校和機構也並不能確保教授們能教授新的高技能工作所需的許多核心職業技能。高等教育傳統上是塑造思想、培養品質的,但這些崇高的目標似乎越來越與應屆畢業生面臨的基本經濟現實脫節。因此,即使是那些上了大學的人,在學校也沒有培養出所需的技能,實現其雄心抱負。當你有心重返校園卻無力負擔學費時,超級學習可以填補其中的一些空白。
超級學習是個好選擇,因為它完全由學習者主導,時間靈活,以不變應萬變,能準確定位你需要學習的東西,既不浪費時間也不浪費精力。
日新月異的專業領域也意味著專業人士需要不斷學習新的技術和能力,以保持與時俱進。重返校園對某些人來說是一個選擇,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根本不現實。誰能把自己的生活擱置多年,轉而埋頭苦讀?況且重返校園學習能否真正幫助他們應對職業境況還是個未知數。超級學習是個好選擇,因為它完全由學習者主導,時間靈活,以不變應萬變,能準確定位你需要學習的東西,既不浪費時間也不浪費精力。
最終,超級學習是否能取代高等教育並不重要。在許多職業中,擁有學位不僅僅是加分項,還是硬性要求。醫生、律師和工程師都需要正式的證書才能開始工作。然而,這些專業人士離開學校後並沒有停止學習,因此自學新科目和新技能的能力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技術:學習的新前沿
新技術是把雙刃劍,既是好事,也是壞事。久而久之,我們或許會越來越懶惰,因為很多知識信息現在可下載、可攜帶、可社會傳播。信息泛濫導致我們注意力渙散,自以為是,愈發自欺欺人。在這個時代,我們既面臨隱私危機,又面臨政治危機。然而,這些危機帶來考驗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對於那些懂得如何智慧地運用技術的人來說,這是有史以來,最容易自學到新知識的時代。只要有設備和互聯網,任何人都可以免費獲取大量信息,比亞歷山大圖書館有過之而無不及。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耶魯大學等頂尖大學都在網上免費發布它們最好的課程。在線論壇和討論平台的出現,讓你甚至不用離開家就可以參與小組學習。
除了這些新優勢之外,軟體還能加速學習過程。就學習一門新語言而言,比如中文,半個世紀以前,學習者需要查閱笨重的紙質詞典,閱讀簡直成了一場噩夢。今天,學習者已經有了輔助記憶辭彙的間隔重複系統、點擊一個按鈕就可以翻譯的文檔閱讀器、提供無盡練習機會的大量播客庫,以及幫助學習者順利過渡到浸入式學習的翻譯應用程序。技術的快速變化意味著有更多全新的學習方法有待開發和運用於學習已有的知識體系。學習的可能性空間是巨大的,等著雄心勃勃的自學者去開發。
不過,超級學習不需要新技術。正如我將在接下來的章節中討論的那樣,這種做法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說許多名人都曾用不同方式這麼做過。然而,技術為創新提供了不可思議的機會。還有很多學習方法有待我們探索。也許藉助合適的創新技術,某些學習任務可以變得更為簡單,甚至不需要再去學習。富有進取心和效率意識的超級學習者將是第一批掌握它們的人。
用超級學習加速職業成長,挽救你的職業生涯
經濟中技能兩極分化的趨勢、飛漲的學費和新技術都是全球面臨的趨勢。但是對於個人來說,超級學習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我認為,這種快速獲得硬技能的策略主要適用於以下三種情況:加速你的職業成長,轉到新的職業,以及在競爭激烈的世界中獲得潛在優勢。
你肯定想知道超級學習能如何促進你現有的職業生涯發展,我們以科爾比·杜蘭特(Colby Durant)為例吧。大學畢業後,她開始在一家網路開發公司工作,但她想更進一步,獲得提拔。她參加了一個超級學習項目來學習網頁文案寫作。在主動向老闆展示她的文案寫作能力後,她得到了晉陞。通過選擇一項有價值的技能,攻克它,精通這項技能,你可以加速自己的職業發展。
知識或者技能欠缺往往是你向想從事的職業過渡的主要障礙。例如,維夏爾·麥尼(Vishal Maini)在科技領域干著營銷工作,他覺得自己幹得不錯,還比較滿意,但他更憧憬著有朝一日能參與人工智慧開發和研究。不幸的是,這需要一套精深的技術技能,他還沒有獲得。通過一個為期6個月的精心超級學習項目,他獲得了足夠強的技能,並順利轉換職業領域,在夢寐以求的領域找到了工作。
最後,超級學習項目可以幫助你提升你在工作中積累的其他技能和資質。黛安娜·芬森菲爾德(Diana Fehsenfeld)在她的家鄉紐西蘭當了多年圖書管理員。面對政府支持經費的削減和她所在領域的快速科技化,她擔心自己的專業知識可能不足以跟上形勢。因此,她參加了兩個超級學習項目,一個是學習統計學和編程語言R,另一個是學習數據可視化。她從事的行業急需這些技能,加上她是圖書管理員的工作背景,她的職業生涯最終柳暗花明。通過超級學習項目提升的職業技能可謂功不可沒。
超越事業:對超級學習的呼喚
超級學習法是應對不斷變化的世界的有效技能。快速學習硬技能的能力將變得越來越珍貴。無論你能將這一能力開發到什麼程度,你都要盡你所能去發展,即使前期需要一些投資,都是值得的。
我所見過的超級學習者,包括那些最終從他們學會的新技能中賺到最多錢的人,很少是受到事業上成功的驅使。相反,驅使他們採取行動的是他們想做真正想要做的事。這種強烈的好奇心,甚或是挑戰本身才是推動他們前進的動力。埃里克·巴隆一心一意發展自己愛好的事業,其初衷並不是為了成為百萬富翁,而是想從打拚完全符合自己願景的事業中獲得滿足感。羅傑·克雷格並非想上《危險邊緣》智力競賽節目贏得獎金,他上節目競爭擂主不過是因為他自己從小就喜歡看這個電視節目。本尼·劉易斯學習語言並不是為了成為一名專業翻譯,或者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博客作者,而是因為他熱愛旅行,樂於與路上遇到的人攀談。最厲害的超級學習者,是那些把學習技能的實用性與激發自身靈感結合在一起的人。
成功做成了某些很難的事情,尤其是那些需要學習新東西的事情,可以擴展一個人的自我定義。它給你信心:你可以做你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超級學習還有一個額外的利好,這個利好甚至超過了你用超級學習法學到的硬技能本身。成功做成了某些很難的事情,尤其是那些需要學習新東西的事情,可以擴展一個人的自我定義。它給你信心:你可以做你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完成MIT的超級學習挑戰項目後,我覺得自己對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的興趣加深了,甚至覺得沒有什麼是不可能做到的:既然我能做到這一點,我還能做什麼以前我不敢嘗試的事情呢?學習的核心是拓寬視野,看到以前看不見的東西,認識到自己內在的,但此前你未曾發現的潛能。超級學習項目學習強度高,精力投入大,沒有比發掘自身可能性更大的動力了。如果你採取正確的學習方法,你能學到什麼?你會成為誰呢?
與天賦有關?陶哲軒問題
陶哲軒很聰明。2歲時,他已經學會了閱讀。7歲時,他開始上高中數學課。17歲時,他完成了碩士論文,論文的標題是「由右單基因核和調和核生成的卷積運算元」。隨後,他獲得了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獲得了令人垂涎的菲爾茲獎(有些人稱之為「諾貝爾數學獎」),被認為是當今最優秀的數學人才之一。儘管許多數學家都是頂尖的專家——如同一種罕見的蘭花,只在數學樹的某一特定分支上茁壯成長,但陶哲軒與眾不同。他經常與數學家合作,並在其他跨專業領域做出重要貢獻。他的一位同事將他的這種神奇能力比作「一個卓越的英語小說家突然寫出了權威的俄羅斯小說」。4
更重要的是,對於陶哲軒的成就似乎沒有一個明顯的解釋。當然,他少年老成,但他在數學上的成就並非來自專橫父母的強迫學習。他的童年是和兩個弟弟一起玩,用家裡的拼字板和麻將牌做遊戲,畫幻想地形的想像地圖,都是一般孩子的普通遊戲。他似乎也沒有特別創新的學習方法。正如他在《紐約時報》上的簡介中所寫的那樣,他並沒有特別費力,完全靠的是智商,以至於在博士畢業前,又回到了「慣常的備考策略:最後一刻集中學習」。儘管他在達到自己領域的頂峰後不再採用這一方法,但他長時間輕鬆完成課程的事實表明,他擁有超高的智商,而不是某種獨特的策略。「天才」這個詞用得太隨便了,但對陶哲軒來說,這個稱號當之無愧。
陶哲軒和其他天賦異稟的學習者對超級學習的普適性提出了一個重大挑戰。如果像陶哲軒這樣的人,無須積極主動學習,也不用使用創造性的學習方法,就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我們為什麼要費心去調查其他令人欽佩的學習者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呢?即使劉易斯、巴隆或克雷格的技能成就沒有達到陶哲軒的高度,但或許他們的成就也是歸功於某種常人所缺乏的潛在才智。如果真是這樣,超級學習可能是值得研究的有趣領域,但不是可以複製的成功方法。
把天賦放在一邊
天賦起什麼作用?當智慧和天賦的陰影籠罩在我們頭上時,我們如何考察一個人成功所必備的要素呢?對於那些只想提高學習能力的普通人來說,像陶哲軒這樣的故事又意味著什麼呢?
心理學家K.安德斯·艾利克森(K.Anders Ericsson)認為,只要進行特定類型的訓練,就可以練就成為專業表演者所必需的大多數特質,身高和體型等無法改變的先天特徵除外。其他研究人員對人類本性的可塑性並不樂觀。許多人認為,我們的智力很大一部分,也許是大部分,是由基因決定的。如果智力主要取決於基因,為什麼不用這個來解釋超級學習,而是鼓勵我們使用超級學習者的有效方法或策略呢?陶哲軒在數學上的成功似乎不能輕易複製,那麼為什麼要假設一些超級學習者與他不同呢?
我傾向於折中主義。我認為天賦是存在的,而且它們無疑會影響我們所看到的結果(特別是在極端的層面上,如陶的例子)。同時,我認為策略和方法也很重要。在這本書中,我將介紹這門科學,即如何改變學習方式來提升你的學習效率。無論你遲鈍或是聰明,只要運用得當,每一條原則都將使你成為一個更有效的學習者。
因此,我會在這本書中講述學習事例,其目的不是試圖確定某人學業成功的唯一原因是什麼,因為這不太可能,而且沒什麼用處。相反,我將用事例說明和區分哪些是你可以採納的最實際有用的方法,來幫助你提高學習效果。我提到的超級學習者是一個範例,你可以利用它來了解如何在實踐中應用相關原則,但我不能保證你可以通過同樣的努力獲得同樣的結果。
安排時間進行超級學習
到目前為止,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你腦海中可能出現的另一個疑問是,你如何找到時間來進行這些高強度學習項目。你可能會擔心這個建議不適用於你,因為你已經有了工作、學業或家庭義務,無法全身心投入到全職學習中。
然而,實際上,這都不是問題。即使你不得不應付生活中的其他任務和挑戰,「超級學習」的理念也有三種主要的用武之地:新的業餘學習項目、假期學習,以及重新設想現有的學習項目。
第一種方法是利用業餘時間進行超級學習項目。在項目中投入了大量時間的超級學習者學習最有成效,最令人欽佩。假設效率相同,每周花50個小時在一個學習項目上所取得的成就,比花5個小時完成的學習內容肯定要多。因此,通常,最令人讚歎的超級學習者都有嚴苛的時間表。雖然這有助於超級學習,但當你在進行自己的超級學習項目時,這實際上是不必要的。超級學習戰略的核心是強度和優先考慮效率的意願。是全日制學習還是每周學習幾個小時,完全取決於你自己。我將在第10章中討論這個觀點:就長期記憶而言,分散安排時間學習甚至可能更有效。無論你何時在這本書中讀到密集的日程安排,你都可以自由地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整它,採用更悠閑的節奏,同時採用更嚴謹、高效的策略。
第二種方式是在工作或者學業空檔期進行超級學習項目。我採訪的許多人都是在暫時失業、職業轉型或休假期間進行項目學習。雖然這些都不是很可靠的計劃,但如果你知道自己將有一段這樣的休息時間,那麼突擊式的學習對你來說就是完美的。這是我挑戰MIT課程的動力之一:當時我剛剛畢業,延長我的學生生活一年比延長四年要容易得多。如果我今天不得不做同樣的項目,我可能會花更長的時間,因為我現在已經工作了,只能在晚上和周末做,不像是從學校到工作過渡的時期,那時候我可以靈活安排時間。
第三種方法是將超級學習原則與你已經投入的學習時間和精力相結合。考慮下你最近讀過的一本商業書,或者想一想你試圖學習西班牙語、陶藝或編程的時刻。可以是為了讓工作更加得心應手而需要學習的新軟體,也可以是為了獲得專業發展認證而需要進行的網路學習。超級學習不一定是額外的活動,它可以幫助你在已經花在學習上的時間裡收穫更多。怎樣才能把你需要做的學習、研究與超級學習原則結合起來,從而實現效率最大化?
就像在天賦那一節所講述的一樣,不要讓個別極端的例子妨礙你應用同樣的原則。我與你分享的所有內容都可以定製或融入現有的內容中。重要的是高強度、主動性和對有效學習的堅持,而不是時間表上的所有細節。
超級學習的價值
高效獲得硬技能的能力非常寶貴。不僅如此,目前經濟、教育和技術領域的發展趨勢,使有硬技能的人和沒有硬技能的人之間的差距日臻加劇。然而,在這個討論中,我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超級學習可能是有價值的,但它是可學習的嗎?「超級學習」只是對那些具有異乎尋常稟賦的人的一種描述嗎?還是說,它意味著以前不是超級學習者的人也可能會變成超級學習者?